产品展示

企鹅电竞官网高纯氧化钪主要用作金属钪和钪材的原料,在冶金工业,用于制造合金,氧化钪在核工业可作为热电子交换器的发射的材料,氧化钪可用于固体燃料电池、记忆存储器单基片、用于各种荧光粉,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吸收材料,磁泡材料,增感屏材料。氧化钪在光学玻璃、电子工业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

首页 > 产品展示

石臼所记忆连载2 石臼市场的前世今生

来源:企鹅电竞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02 03:52:40

  改革开放初期,小菜市场经营的农副产品不断丰富,小手工业产品也相对多了起来。于是菜市场自发向东扩展为南北向的全天候市场,占据了石臼所西门口和西城墙外护城河大荷花汪周边。建港开始后,海滨二路已经部分回填拓宽,菜市场便往北扩展到石臼五村的东方宾馆,向南到了石臼公社大门口。

  资料上习惯称西门外的小菜市场为“石臼所老街”。有不少的石臼所人也是这么个称呼。那么石臼市场的前身是不是“石臼所老街”呢?答案是肯定的!“石臼所老街”纪念碑所记载的碑文,标明了100多年前西门外菜市场的迁徙发展史,奠定了石臼所农贸市场特殊的历史地位。

  20世纪20年代,石臼所的名字早已闻名中外。1500多米的石头城墙严严实实地护佑着城墙里上千户居民,直到1983年前的山东省地图还把日照标在石臼所。

  街者,集市也。赶街,指的是去市场采购货物,买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不光是石臼所方言,全国许多地区也都是这么个叫法。如同粮食买卖一样,也是很有特色的。石臼所的买粮叫“籴”(dí),卖粮叫“粜”(tiào)。“籴”和“粜”这两个字,根据望文生义的理解,一个是“入米”,一个是“出米”,这肯定与粮食有关,是买卖粮食的专用词。目前,这两字正慢慢被人遗忘,几乎很少有人再用了。那个年代,如果你去赶街卖粮食,比方说“我今天上街‘粜’了五十斤麦子”,而不会说“我今天去赶集卖了五十斤麦子”。如果你去赶街买米,你就会说“我去赶街‘籴’了二十斤大米”。如果你说“我今天上街‘粜’了五十斤大白菜”,或者说“我去赶街‘籴’了二斤猪肉”,那就闹大笑话了。

  走访70岁以上老人,问询为什么叫做赶街,他们诡秘地笑着,毫无疑问回答得很干脆——“去市场买东西呗!”

  可以看出,这里的“赶街”是指去集市买东西。去市场卖东西不叫赶街,那叫“上街”卖菜、卖鱼、卖肉等等。比如邻居相遇,“大叔赶街啊!”大叔说“不!上街卖菜去”可见,卖出东西不叫“赶街”。但也有人说赶街就是买卖货物。有人到市场玩耍或是看热闹也不是真正意义的赶街,那叫赶耍街。还有“下街”,就是交易结束,各自回家的意思。

  据考证,石臼所老街其实就是指西门外菜市场的雏形。在这之前,城墙里南北大街火神庙附近也有小市,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三五户挑着担子卖蔬菜、鱼货和针头线脑的流动挑子,那不能叫做市,按现在叫法,充其量叫做小时摊点。

  清康熙十八年以后,清政府发布命令,“海禁稍开,木船可得入近海捕鱼”。至此,南北大街始有商贩买卖活动。刚开始大多分布在在十字大街北门里的南北路上,因为南北路上两侧的小店铺(包括药铺)比较集中,又有火神庙、镇武庙香火不断,人员流动相对较多。卖菜、卖鱼的人自发聚集在这里,随意路边铺个草帘子就可以交易。所以正常的情况下,城墙里各商号和老百姓去大街上买菜、买鱼就习惯于称作赶街。这也是赶街最初的叫法。

  南北街上的早市是赶在早晨四点左右,夏天的这一段时间,天开始铮明瓦亮了。四乡八团的众乡亲,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土特产品,肩挑车推送到了这里。出海的渔民也趁早赶来,将新鲜的鳞刀鱼、黄鲫鱼和琳琅满目的各种海产品送到了这里,就等着赶街的人前来采购。这种交易既和谐,又方便,产品最新鲜,也最便宜。交易时间也就四个小时左右,早八时前后就各自回家。种菜的农民赶早回家种地,不耽误庄稼,打渔的渔民也收拾家什出海劳作。八点多钟交易结束,这就是习惯说法的“下街”了。

  那时候种庄稼的农民经常笑话石臼所渔民,瞧不上他们,说他们不务正业,经常挂在嘴上说他们“捞鱼摸虾,耽误庄稼”!甚至连他们的女儿都不会嫁给石臼所青年。石臼所人乃至沿海一带的夹仓、涛雒、岚山的百姓也都被称为是“猴精猴精的人”。有句顺口溜形容沿海一带做生意或下海的渔民,称石臼所人为“所(shu)猴子”,称夹仓人为“夹仓腿子”,称涛雒人为“涛雒鬼子”(当然并非是日本鬼子的鬼子意思),称岚山人为“岚山嘴子”。意思就是石臼所人心眼像个机灵精明的猴子,夹仓人做生意善于走路或走得快,涛雒人鬼点子多,岚山人咬咬着舌头最会说。但尽管说的是顺口溜,在那个年代确实也概括了现实情况。也就是说住在海边的渔民比较穷,“吃没得吃烧没得烧”,并且渔民吃鱼是吃不饱的,离了农民的粮食寸步难行。

  上高中那两年,我们大家常常和家是农村的同学闹小矛盾,背地里他们就叫我们“所猴子”,我们也瞧不上他们,所以称他们为“乡儿呱子”。当时不明白这“乡儿呱子”是个啥意思,只知道这是带有侮辱性质的对骂。

  石臼所城墙是明清两个朝代赖以护佑民安的屏障。康熙以后,清朝廷经济有所发展。后来,由西门外往西北方向的石日公路得到辅修并加以延伸,路两旁栽种槐树,挖沟顺水,公路宽了不少。泰(安)石(臼)公路和海(州)青(岛)公路相继贯通,于是驴帮、马帮、骆驼帮等商人多了起来。石臼所还有两家大商号又先后开通了汽车运输,成立了“华达”“扶轮”汽车行。这是日照县有史以来首次在本土上开行机动车,尽管是烧柴火的机器,跑得也慢,但确实也能运输货物,只不过效率低罢了。两个汽车行前后共有五部美制、载重三吨的“雪佛莱”汽车来往于石臼至日照城,后来延伸到莒县、沂水、临沂等地。沂水县薄家店的大财主单云亭也有两部汽车,此时为了打通石臼所商埠,也加入两商行的运输队伍,成为初具规模的合作运输商行,主体业务就是客、货兼运,偶尔也跨行土特产的收购营销。这阶段,石臼所各大商行大量的腌披猪、蚕茧、花生、油料等货物列队等待装船海上外运,同时,大量的洋布、洋油、红糖、食盐等日用品也急需内运。西门外的流动人员渐渐多了起来,大小商铺林立,各种货栈、旅馆布满了沿路两侧,西门外成了鲁东南有名的货物集散地,为小菜市场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1939年6月,日本海军陆战队百余人侵占石臼所后,对该地区实行了军事管制。一向平静安逸的石头城一下子被打乱了,城里城外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没有了。鬼子为了自身安全,大肆采取防御措施。为了杜绝乡下来城里卖菜的农民中混入国军和,将火神庙附近的流动小摊贩强制性驱赶到了西门外大众街的空地上。这让买卖双方都觉得不方便,尤其是城里的各商号和老百姓被关在城里,不到点城门不开,他们出不了城,等城门开了,已经到了早六点多了,什么事都耽误了,还赶什么街!

  随着石臼所至日照城至沂水公路的开通,南门外前海湾开始聚拢大量的商船,沿岸增加了更多的货栈、仓库,一条石板路从小码头沿城墙外直接铺到西门外。于是,西门外成了出入石臼所港埠人员最密集、货物储存最集中的地方。部分流动摊贩渐渐地聚集在了西门外的开阔地上。

  北大街的流动商贩就这样追赶着西门外的商机,不声不响地从火神庙迁移到了石臼所西门外大众街,他们占据了各自心仪的位置,相对固定下来。

  但仅仅是个早市,也称小菜市场,面积只有900平方米大小。逢山集或过年、过节集市占用的面积稍大一点,但不会超过1500平方米,时间也能延长到半日,倒是人流较其他时间多一些。从西门外北侧荷花汪南岸、三爷庙前至石臼所小石场西,到处是人马车流,热闹非凡,夜晚菜市场两侧沿街商铺,还能看得见蜡烛幌子灯笼灯火辉煌的夜景。这些小商铺经营的产品也就是一些地方土特产,除了海上的鳞刀鱼、黄鲫鱼和其他杂鱼,还有春天的韭菜、菠菜和一些冬天储存下来的大白菜、大萝卜。夏天的蔬菜稍多一些,什么茼蒿、黄颜白、勺子头等小白菜和茄子辣椒之类,秋天的蔬菜较其他季节丰富一些。一进入了冬天,几乎看不到绿色的东西,包括任何植物类的。

  那是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产品单一、匮乏,颜色单调、稀少,但绝对是原生态。站在菜市场大街上,向东张望,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城门上方的两个大字“望奎”。这就是当时西门外街市的真实写照。

  从此,小市场的面积也较以前大了许多,市场的扩展给更多、更大的商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小菜市场维持了40多年,40多年没有扩大,没有丝毫的改变。一朝一夕天天如此。

  小菜市场第二次迁址应该是1979年。那年中央改革开放春风吹到了石臼所小镇,计划经济的各行各业开始发生微妙变革,市场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1980年,交通部在鲁南苏北沿海选择港址。经过几年的论证,最后决定在石臼海域建设全国一流的煤炭大港。石臼港的建设给西门外小市场带来了空前发展机遇。

  港口建设大军进驻石臼所,包括全国各地专家在内,大约有上万人。各部门在石臼所市场上疯狂采购货物,各类商品都能在当天出售掉,老百姓家养的笨鸡下的“笨蛋”是抢手货。一个小小的菜市场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场面,也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菜农们种的菜,渔民们打的鱼,远远不能够满足需要。为了及时供应建设大军的必需品,石臼所好多居民也做起了贩卖蔬菜、海产品、土杂品的生意。

  这个时候的石臼所小市场早已是人多、货多、外地口音多。市场也由早市演变成全日市,货物也有原来单一品种向综合类过度。除了农副产品外,小工业、手工业产品也充斥市场,尤其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大量的粮、油和副食品,占据了市场很大的份额。有钱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货物挤满了沿街大、小门面房和国营库房。

  当时的石臼人民公社党委审时度势,及时引导社区居民走发展商贸流通的路子。填平了西门外北侧的护城河和荷花汪,面积扩大到6000多平方米。向北延伸到老石臼自来水塔和东方宾馆处,向南扩展到公社大门口。这一次市场扩展、定位至1992年共维持了12年。

  这个时期的市场连同大众街上的小菜市场,已经运转了70多年。我们在资料中称为“石臼所老街”市场,有条件的话,也应该在此设立“石臼所老街遗址”的纪念碑。

  随着黄海一路建成通车,海滨二路与之衔接,向北可以过丝山、两城去青岛,向南进入港区建设工地。而小市场的存在阻碍了由黄海一路通向前海湾和石臼渔港的运输车辆。

  于是,搬迁市场为建设港口让路成了大家的共识。日照市人民政府市场搬迁看成为协调建港工作的头等大事,搬迁市场已上升到政府行为。同时扩大、扩建市场也提到了上级领导的工作日程中。为了早日建成石臼所大港,围绕着港口建设的需要,石臼所居民以大海一样的胸怀无私地贡献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海洋。但扩建市场实在没有闲地,征用市场用地成了重中之重的工作。

  时任石臼路居委党支部书记的厉复栋,带领居委一班人抢抓机遇,以独到的眼光、过人的勇气欲将市场搬迁到自己的村子内。

  市场搬迁进村谈何容易,一大片的老居民平房,几代人的祖根居住地,都将随着拆迁化为泡影。厉复栋成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日照第一个实施旧城改造的人。为此,当年的《日照日报》头版为他敢为人先的事迹作了跟踪报道。

  1990年春天,石臼路居委300多户居民,响应政府号召,给大港建设提供更多的便利,他们舍小家顾大局,忍痛割爱,满含热泪,携子将妻,腾出世世代代居住的老房子,让出了一条东西长600多米,南北宽90多米的土地,给市场建设腾空土地,让路方便。

  靠着坚忍不拔的努力,厉复栋四处求援,硬是从市场周边各大国营单位“化”来了几十万元资金,顶着重重压力,历时一年多,建设成了一座200米长、30米宽的顶棚式、半封闭的集贸市场,投入了使用。这也是全市首个半封闭式农贸市场。

  1992年5月1日,日照市委、市府等五大班子主要领导亲临石臼市场,给市场隆重开业剪彩、揭牌。足见政府对石臼路居委市场搬迁建设工作的重视。

  市场搬迁后,日照市人民政府、市工商局和各相关政府机构给予市场各方面支持,让市场充满了活力。市场主办方逐年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安排新的就业途径。组织强有力班子进行市场管理,为业户找到了更多创业的好途径。在社区民生方面,扎扎实实为社区居民谋福祉。

  截至2017年年底统计,石臼市场经营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年交易额多达4.2亿元,日上市人数超过万人。市场安排经营摊位和经营房间2138户,就业人数超过4600人,培育了上千个过百万元户。拉动周边商贸经济设立了四条商业街,市场利、税、费超过1700万元,上市商品二十大类2000多个品种。

  追溯市场渊源,就不能忘记那些艰苦创业的历任社区班子和党员干部,不能忘记那些为支援市场建设腾出自己祖辈房屋的社区居民,也不能忘记传承传统的市场文化。

  2008年初春,石臼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去南方考察学习,石臼路社区主要负责人也参加了这次考察。在上海闹市区,在城隍庙附近,大家一起参观了上海老街的市场经营模式。

  这是一条真正意义的上海老街,简易双十字型牌坊象征悠久历史,金色楷书“上海老街”四个大字豁然醒目。街两旁的古香古色老店铺比比皆是,古今食品琳琅满目。店铺的建筑物修旧如旧,街面上早期铺设的青石板依然如旧。街面空闲地摊上,摆放着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街市上,老爹、老太忙着采购自家所需的产品,一幅悠然自得的幸福画面。

  东港区石臼路社区的老居民对上海老街的模式比较钟情。不同的地域,相同的经历。社区居民共同表示,不仅要挖掘传统市场文化,而且还要发扬光大。

  石臼路社区应该有责任、有义务竖立一座具有百年历史意义的石臼所老街纪念碑。这是社区居民的共识,也是人心所向。纪念碑的设立得到了东港区文体局和街道办事处的支持,社区更加有信心。

  设计石臼所老街纪念碑要体现石臼地域特色、风土人情,要有本土风格。纪念碑的用料必须是本土花岗岩,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出原汁原味的石臼所老街的风情韵味。

  石臼所地下蕴藏着上千亿立方米优质花岗岩,这种似斑状花岗岩石在市区内是禁止开采的。于是想到了“五莲山”的岩石。

  五莲山周边地区的岩石相比石臼的花岗岩石来说,颜色稍浓了一些,但不失同一类型花岗石的要求。

  时任社区主要责任人马不停蹄,五次去五莲山,选石料,看石质,定设计。同时邀请日照文化名人,撰写石臼所老街碑文。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学生设计版面,并在碑文上方添加手绘“祥云图”。看似一块小小的纪念碑,却动用了不少的心思。为了宣传日照,让更多国人、外国人了解日照,教育界的老前辈刘家懋老师把“石臼所老街”碑文发给了远在美国的文化传播学者、翻译家王汉川博士,确定“石臼所老街”英语翻译为:Shijiu Old Market Street。

  2009年10月1日上午 10时,“石臼所老街”纪念碑落成典礼仪式在黄海一路与石臼路交界处举行。来自市、区、街道、社区的各方代表参加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社区80多岁的居民张守山、贺照奎、刘书田等多位老人幸高采烈,以敲锣打鼓的方式前来祝贺。从此,石臼一带一座文化渊源丰厚,既有史志性又极具纪念意义的碑刻,稳健端庄,蔼然而立。石臼路社区居委,为石臼地区乃至日照市文化领域,做了一件千古流芳的大好事。日照市电视台做了长篇报道。后来中央电视台七套《走进日照》《舌尖下的中国》进行了专题采访,台湾《旺旺时报》和韩国世宗市场采风团也分别做了报道。足见此举之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石臼所老街”纪念碑,不单单是志碑,而是更具文化渊源的纪念碑。尤其在“石臼所”这名字要逐渐消失的日子里,立此碑的意义更加重要。

  石臼市场从1992年开业至今已经安然度过了28个年头,当年的市场大棚依然矗立。虽几经维护修缮依然如旧,但这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经营业户的需求,阻碍了商户发展空间。时值眼下网络交易迅猛发展,线下实体店,尤其是农贸市场实体店受到了严峻的挑战。2020年初,更经受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和来自各方面的多种挑战,老的市场管理模式也受到了新的挑战。市场不能适用新形势下民生需求,就是自我约束、自我限制。石臼街道党委办事处主要领导,看到了问题的焦点,帮助督促社区两委班子,学习先进地区主办市场管理方法,改进市场经营模式,拓展市场发展空间,适时提档升级。

  2019年底时,新上任的石臼街道党委主要负责人开始调整思路,亲自包村驻点进驻社区,帮助社区进行市场改造、提档升级。

  截至目前,石臼市场在黄海一路东端沿线平方米混凝土结构的立体市场,将原来的平面市场,改造成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的现代化石臼农产品海鲜市场。

  新建的市场,将颠覆前一代市场管理模式,也将彻底改变脏乱差的老旧市场形象。随着新时代新要求,石臼市场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对完善新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线下实体市场稳定繁荣,一定会有新的举措。市场主办单位永远都不可能忘记那些曾经支持市场建设的各级领导,不会忘记曾经支持市场建设而被拆迁的社区居民。

  据说,新建的石臼市场,将于2020年10月份实行搬迁。目前,石臼路社区正有条不紊地向着目标冲刺,期望按期搬入。至此,石臼市场将会完成第四次搬迁。

  曾经百年的石臼所小菜市场,历经风风雨雨变成了新时代的石臼市场。石臼市场的前世曾经历过磨难的艰苦岁月,石臼市场的未来,必将是鲁东南最大的海鲜农贸市场,必定会是充满生机、充满魅力的民生交易买卖平台。